里德伯常数的测定20161207

里德伯常数的测定20161207新质力文库 -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化知识库_行业洞察 / 理论成果 / 实践指南免费下载新质力文库
里德伯常数的测定20161207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2336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里德伯常数的测定氢原子的光谱按波长(或波数)大小的排列次序上显示出简单的规律性,测量氢灯各光谱线的波长值可以来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本实验用分光计测量氢原子的光谱线波长,并通过巴尔末公式推算里德伯常数。原理氢原子的光谱线在可见光区共有四条,分别用H。(红线)H。(蓝绿线)H,(青线)和H。(紫线)记号来标志。他们的波数y(波长入的倒数)可以准确地用实验公式1v=l(1)表示,式中n是大于2的整数,即3,4,5,…每一个数代表一条谱线,而Rg是一个实验常数,称为里德伯常数。式(1)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若利用分光计准确的测定上述四条谱线的波长,并分别代入(1)式,即可由实验方法确定里德伯常数。此外,根据玻尔关于原子构造的量子假设,里德伯常数与原子内部若干微观量和有关物理普适常数的关系是e17mRu=Sc(2)MH式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Mg为氢原子核的质量,m三1MH1836.5,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6。为真空介电常数,h为普朗克常数。由此算出里德伯常数的理论值Ru=1.09678×107/m光栅衍射有大量等宽间隔的平行狭缝构成的光学元件成为光栅.设光栅的总缝数为N,缝宽为α,缝间不透光部分为b,则缝距d=a+b,称为光栅常数.按夫琅和费光栅衍射理论,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上时,通过不同的缝,光要发生干涉,但同时,每条缝又都要发生衍射,且N条缝的N套衍射条纹通过透镜后将完全重合.如图1所示,当衍射角O满足光栅方程dsi0=k2(k=0、±1、±2、…)时,任何两缝所发出的两束光都干涉相长,形成细而亮的主极大明条纹,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