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实验十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量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卡茂林-昂尼斯意外地发现,将汞冷却到-268.98°C时,汞的电阻突然消失:后来他又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汞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卡茂林昂尼斯称之为超导态.卡茂林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1933年,荷兰的迈斯纳和奥森菲尔德共同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性质,当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时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在对单晶锡球进行实验发现:锡球过渡到超导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突然发生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外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迈斯纳效应”为了寻找更适于应用的超导材料,几十年来,物理学家广泛搜查各种元素的低温特性.除了汞、锡和铅以外,又发现钢、铊和镓也有超导特性,这些材料都是金属,而且具有柔软易熔的共同性质,后来迈斯纳把试验扩展到坚硬难熔的金属元素,又发现了钽、铌、钛和钍等金属具有超导特性.当磁冷却法应用于低温后,在极低温区(1K以下)又找到了许多金属元素和合金有超导迹象.如今甚至已经知道上千种物质的超导特性,可是,它们的转变温度都在液氨温度附近或在1K以下.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的探索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发现超导电性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超导技术有广泛应用的潜在价值,世界各国花了很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超导转变温度太低,离不开昂贵的液氢设备.所以,从卡末林昂内斯的时代起,人们就努力探索提高超导转变临界温度T的途径。1986年夏,当时在瑞士工作的物理学家瑞士物理学家缕勒和德国物理学柏诺兹发现,一类特殊的铜氧化物超导转变温度高达近40K.1987年初,在美国工作的华裔科学家吴茂昆、朱经武等发现了超导转变温度高达90K的超导体,几天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陈立泉等以及日本的科学家也分别独立地发现了超导转变温度为100K以上的超导体.超导体不能在液氮温区(78K)工作的禁区终于被打破了.氯的液化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柏诺兹和缪勒,以表彰他们在发现陶瓷材料中的超导电性所作的重大突破.低温物理已成为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低温技术在其它领域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如空间技术使用低温技术来获得火箭燃料液氢、液氧,用低温技术模拟宇宙空间的真空和低温环境,以便进行太空模拟试验.用低温技术可较长时间保存人体或生物的活组织,为医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实验的温度范围从液氮温度(77K)变化到室温,【实验目的】1.了解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的基本电特性和测量方法:2.了解低温下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与温度的关系:3.了解低温实验的测量方法.-45-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