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162·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年2月第32卷第2期Chin J Emerg Med,February2023,6l.32,No.2·专家共识·秋水仙碱中毒临床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医学分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通信作者:卢中秋,Email:Iz四640815@163.com;于学忠,Email:yxz@medmail.com.cm;吕传柱,Emai:Ivchuanzhu677@126.com;张新超,Email:xinchaoz(@163.com;马岳峰,Email:yuefengmat@126.comD0L: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3.02.006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是一种草酚酮类生物碱,氧基-9-氧-苯并[α]庚间三烯并庚间三烯-7-基)乙酰胺,1820年从秋水仙的球茎中分离出来并命名。秋水仙碱的易溶于醇、苯、乙酸和氯仿,难溶于醚。见表2。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是痛风性关节炎、地中海热、心包炎表1证据水平分级标准等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它的衍生物也可用于抗癌药物的证据合成可。然而,秋水仙碱的治疗窗窄,老年人及肾功能水平描述高未来的研究几乎不可能改变现有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全者更易蓄积导致中毒。食用黄花菜也可导致秋水仙碱中未来的研究可能对现有的评估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可中毒,近年秋水仙碱急性中毒的报道也是上升趋势,且具能改变当前推荐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49。研究报道,秋水仙碱病死率在低未来的研究很可能对现有的评估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很可能改变当前推荐10%14.3%7。当前,医护人员对秋水仙碱中毒诊治缺乏表2秋水仙碱的理化性质统一的认识和应有的规范,需制定相应的专家共识以指导参数秋水仙碱性质临床实践。化学名称N(5,6,7,9四氢-12,3,10-四甲氧基-9-氧-苯并「a]本专家共识由来自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药理学等庚间三烯并庚间三烯-7.基)乙酰胺化学式C22H25N06学科的专家组成编写委员会,首先经过编写委员会讨论,相对分子质量399.437拟定秋水仙碱中毒的临床相关问题,向中国医师协会急诊物理状态淡黄色结品粉末、无臭、遇光变深溶解性易溶于醇、苯、乙酸和氯仿,难溶于醚医师分会等各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最终确定十五个主要临蛋白结合率10%-34%床问题。基于上述临床问题,以秋水仙碱、秋水仙碱中毒pH5.9%05%水溶液)为中文检索词,以Colchicine和colchicine poisoning为英稳定性相对稳定,对光敏感。与强氧化剂不相容表观分布容积721Lkg文检索词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毒性小鼠口服LD5o:25.53mgg,大鼠静脉注射LDso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Web1.6 mg/kgof Science,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年11月,共检索中英文1.2秋水仙碱毒(药)代动力学文献122篇。经过证据收集、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和推荐(1)吸收与分布:秋水仙碱片剂口服后经胃肠道迅速分级,完成终稿,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2CN741。吸收,主要吸收部位是空肠和回肠,服药后0.5h~3h达由于研究缺少强的循证证据,本共识采用改良Delphi法达血药浓度峰值,口服2mg的血药峰值约为2.2ngmL,生成共识的推荐意见,并向急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发放物利用度为24%~88%,目前报道的表观分布容积为7~21问卷。每条推荐意见至少需要获得80%专家的赞成。本专L水g”。由于表观分布容积较大,秋水仙碱进入机体后迅家共识中,证据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级(见表1。速分布于各组织,在人体内白细胞、肾、肝、脾、肠道内1秋水仙碱毒(药)代动力学及毒理机制浓度高,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由于肠肝循环,进入肠道的秋水仙碱可再次吸收入1.1秋水仙碱的理化性质血B,。治疗剂量无明确对应的浓度范围。秋水仙碱化学名称是N-(5,6,7,9-四氢-1,23,10-四甲(2)代谢与排泄:秋水仙碱血浆蛋白结合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