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涂装缺陷及防治管理(二)

地面工程涂装缺陷及防治管理(二)新质力文库-办公文档-行业资料-建筑施工-教育学习-标准规范-工作总结-资料下载新质力文库
地面工程涂装缺陷及防治管理(二)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923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地面工程涂装缺陷及防治管理(二)3施工因素分析及纠正措施3.1施工缺陷分析及防治3.1.1施工缺陷类目干喷、起泡、流挂、流散、咬底、桔皮、针孔、渗色、剥离、粉化、失光、开裂、雾化、漆膜厚度不均、涂层之间相容性(起皱)以及涂层之间没有全覆盖等施工因素。(1)“干喷”缺陷的现象主因在喷涂条件下,溶剂过早挥发,涂料到达涂装表面已成粉状,没有流平成膜的过程,底涂层作业就会产生针孔,用于防止化学品腐蚀地面工程,因此会失去涂层保护的完整性。不要把干喷产生原因归为湿度过低。相对湿度对溶剂挥发快的影响远小于环境温度及底材温度过高。专业书籍及资料中未见相对湿度与干喷现象的相联系。干喷容易出现在底涂层喷涂,其原因是底涂层颜填料含量高,失去部分溶剂就失去流平的能力。由于表面处理形成的粗糙表面,更需要流动的涂料对表面的润湿、流展成保护膜。颗粒状物的附着力低,覆盖层失去附着基础,易产生涂层的剥离。防治措施中应避免在高空有风的条件下喷涂,涂料损耗量大,更易造成干喷。避免底材的温度过高。环境温度10℃的差异与底材的温度差异不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