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9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06年)课程简介历史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所研究和探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规律,其中包含了对历史知识和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有,除了提高学生对民族、国家的认识外,还让学生在获得了重要的历史概念之后,逐渐形成历史思维,从而能以较全方位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类从个体以至团体作为,逐步建立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并且养成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德、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文素养,以达致历史教有的终极目标。本课程标准之制定,除配合独中教改之需要外,也是对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检讨:另一方面,现代教有理论要求学校教有训练和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终生学习、创意思考的能力,传统的“背多分”考核方式、知识量庞大的教材和满堂贯的教学方式,将无法满足21世纪出生、长大的孩子的需要,也违背了现代的教有观。因此在制定标准时,致力导正这种弊病,尽量减少知识量,增加让学生动手做、多思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课业,并设计便于教师采用的一些教学法,使历史科变得有趣及利于学习。课程构思基于华文独中办学的目的和特殊性,独中历史科的内容必须兼顾国家课程纲要和华族文化历史,因此除了本国史之外,尚包括世界史、东南亚史和中国史。但人类历史发展漫长悠远,在短暂六年的中学基础教有中,如何筛选、组织各区域历史知识成为中学历史课程编制者的桃战。为了改善历史科知识庞杂、臃肿的问题,在教材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方面要求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获得人类社会的精华经验。目前历史科在华文独中的课程编制中,初中属于必修科,高中分流后则成为选修的科目。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区分高初中的内容。理想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为螺旋式编制,初中按编年体例介绍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拥有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和知识,以及掌握历史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他们对人类历史知识认识的基础。高中则按国别史体例,专题式深入剂析各区域的历史事件,以作为思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初中历史教材根据严谨的历史发展顺序编排,以致学生无法很好联系各区域事件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编写时强调史实的重要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