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4)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新质力文库
(4)2023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722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强大基石,是影响国家经济、政治、国防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己成为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数量、质量、创新能力决定了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北京大学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我国最早招收集成电路方向工程博士和工程硕士的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北京大学成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因此,北京大学立足国家当前“卡脖子”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以培养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急需的集成电路和系统及其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人才为目标,结合北京大学在计算机、智能科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设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共同建设。北京大学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设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教育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一理一工两个本科专业,硕士生教育设有学术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和专业型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博士生教育设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电路与系统专业,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硕、博的专业设置考虑到了理工兼备、学专结合。每年招收大批优秀学子前来求学,施展才华,探求微电子学的新进展,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二、培养目标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中涉及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设计自动化(ED)、计算机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计算系统与体系架构、智能传感器系统等技术。通过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智能科学等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涵盖数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ED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人工智能、微处理器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等,配合先进的产教融合实验实践训练,系统地掌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研究的训练,具有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引领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三、培养要求本科毕业后可继续在国内和国际知名高校攻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及其它信息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等相关学科和金融、管理等交叉学科的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各方面: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