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202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901-7c60242825-pdf-1.webp)
改-202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901-7c60242825-pdf-1.webp)
第1页 / 共9页
改-202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901-7c60242825-pdf-2.webp)
第2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北京大学是中国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的起源地。1956年在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下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1975年在著名微电子学家王阳元院士领导下北京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一一硅栅N沟道1 K MOS DRAM,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专业正式成立,在两次重点学科评审中(2001/2007)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大学是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建设单位,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我国最早招收集成电路方向工程博士和工程硕士的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北京大学成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共同建设。北京大学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设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教育设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一理一工两个本科专业,硕士生教育设有学术型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和专业型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博士生教育设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电路与系统专业,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硕、博的专业设置考虑到了理工兼备、学专结合。每年招收大批优秀学子前来求学,施展才华,探求微电子学的新进展,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二、培养目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先进微纳器件和制造技术、微纳传感器技术、新型计算器件和架构设计等相关科学技术。通过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智能科学等信总处理的基础知识,涵盖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ED)、微纳机械系统、先进电子材料、新型信息器件与未来计算等内容,配合先进的产教融合实验实践训练,系统地掌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研究的训练,具有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引领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发展莫定基础。培养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三、培养要求本科毕业后可继续在国内和国际知名高校攻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等及其它信总类专业的研究生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计算机、通讯等相关学科和金融、管理等交叉学科的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各方面: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