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22-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0901new

(9)2022-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0901new新质力文库-办公文档-行业资料-建筑施工-教育学习-标准规范-工作总结-资料下载新质力文库
(9)2022-智能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0901new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722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智能科学与技术是研究自然智能形成机理与人工智能实现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基础学科,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的核心力量。本学科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学习、机器学习、多智能体、认知与推理、机器人学、可视模拟、类脑智能、数据智能分析与智能计算等。随着近年来智能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引领变革趋势,人工智能亦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战略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方兴未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智能学院共同建设。本专业的突出特色是“重视数理基础与计算技术、强化智能理论与科学方法、注重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鼓励交叉融合与领域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通识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开设以“人工智能引论、计算机视觉、可视计算与交互概论、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多模态学习、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基础、认知推理”等为核心的智能学科专业必修课程群,培养智能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开拓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毕业生具有“引领未来、守正创新”的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爱国敬业意识,具有“基础札实、学科交叉、善于探究、勇于创新”特点,能够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领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创新的领军人才。通过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智能、电子等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研究的训练,具有探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引领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等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各个方面:【1】专业基础: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所需要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智能和电子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献阅读、写作和外语交流能力,能够综合应用上述能力解决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开发问题。【2】问题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针对实际工程科学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系统,体现创新能力。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