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LY/T1243-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GB/T7863一1987《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的修订。在修订中,对不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准的单位、不符合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土壤学名词的名词予以修改:在编写上,按GB/T1.1一1993的要求执行。土接阳离子交换量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酸性和中性土壤采用乙酸铵交换法,石灰性土壤可试用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乙酸铵交换法测定土壤交换量的优点是:乙酸铵与盐基不饱和土壤作用时,释放出来的是弱酸,不致破坏土壤吸收复合体,乙酸铵的缓冲性强,先后交换出来的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如需测定溶液中的交换性阳离子组成时,多余的乙酸铵也容易被灼烧分解,因此此法目前国内外均普遍应用。乙酸铵交换法的缺点是:如土壤中的某些粘土矿物(蛭石或黑云母等)吸附铵离子的能力特别强,很难被蒸馏出来,此外乙酸铵能与部分腐殖质形成溶胶而被淋洗,使测定结果偏低,但对某些富含铁、铝的土壤,又因土壤胶体吸附过量的铵离子,不易被乙醇洗去,使测定结果略偏高。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是目前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的较好的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用氯化铵去除样品中的碳酸钙是本法的特点,它不会破坏粘土矿物,并有较快的分析速度,但它也有同乙铵交换法相似的缺点。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GB/T7863一1987作废。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森林土壤研究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万儒、杨光滢、屠星南、张掉。125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