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方案-43bc7e3733-pdf-1.webp)
-1培养方案-43bc7e3733-pdf-1.webp)
第1页 / 共5页
-1培养方案-43bc7e3733-pdf-2.webp)
第2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制冷与空调等能源和动力机械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设备综合运行管理,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并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从第2学期开始分为“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空调工程”两个方向和一个“卓越工程教有”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教有)毕业生应具备: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3.较系统的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4.具备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计算机应用和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5.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设计与建造的理论、方法和工艺过程,熟悉现代能源动力工程及制冷空调系统相关规范与法规,了解现代先进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与能源动力企业和制冷空调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方法: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8.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三、计划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1.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必须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各教学模块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79学分。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时间为4年,采用四年制本科“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累计1年在企业实践和从事毕业设计。3.符合《上海海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课程(50学分)修读要求: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满38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12学分。2.学科基础课程(48学分)修读要求:修满学科基础课程全部48学分。3.专业教育课程(78学分)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满67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3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修满11学分。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3学分)修读要求:修满3学分。114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