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1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RAM、ROM、FLASH的存储原理及区别一、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作用是存储代码和数据供CPU需要时调用。这些数据的存储并不像用袋子盛米那般,更像是图书馆中用有格子的书架存放书籍一样,不但要放进去还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准确的调用出来。对于RAM等存储器原理类似,虽然存储的都是代表0和1的代码,但不同的组合即成为不同的数据。如果有一个书架有10行和10列格子(每行和每列都有0-9的编号),有100本书要存放在里面,那么我们根据行和列的编号就能确定某一本书的位置。如己知某本书的编号87,那么我们可首先锁定第8行,然后找到第7列就能准确的找到这本书了。RAM存储器的存储原理与之类似。在RAM存储器中,数据总线用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存储器中的存储空间如前面提到的存放图书的书架一样通过规则定义,我们可根据此规则来把数据存放到存储器上相应位置,对数据的定位则通过地址总线实现。对于CPU而言,RAM就象是一条长长的有很多空格的细线,每个空格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与之相对应。如果CPU想要从RAM中调用数据,它首先需要给地址总线发送要存取数据的地址信息,然后等待若干个时钟周期之后,数据总线就会把数据传送给CPU。以下为数据读取示意图。AddressDataBusBusAddress DecoderData Interface图中的小园点代表RAM中的存储空间,每个存储空间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线同它相连。当地址解码器接收到地址总线送来的地址数据之后,它会据此定位CPU想要调用的数据存储位置,然后通过数据总线将其中的数据传送到CPU。如果RAM对于CPU来说仅仅是一条“线”的话,还不能体现实际的运行情况。如果实际情况即是如此,在实际制造芯片的时候,会有很多实际的因难,特别是在需要设计大容量的RAM的时候。一种更好的能够降低成本的方法是让存储信息的“空格"排列为很多行,每个“空格"对应一个bit存储的位置。这样,如果要存储1024bits的数据,只需使用32x32的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