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第二部分牧场防疫管理第一章牧场防疫管理措施奶牛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制约奶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巨大瓶颈,而且人畜共患病还会对从业人员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在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牧场首先需要控制的疫病有口蹄疫、布病、结核病、副结核病、BVD、IBR等。如何做好牧场疫病防控工作,实现奶牛常见疫病的净化,提高奶牛健康度是每位养殖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牧场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要素入手防控奶牛疫病,保障奶牛健康生产,实现健康养殖的目标。一控制传染源阻止新病原传入牛场,严把引进奶牛检疫关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牧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量避免频繁引进奶牛,如须引进奶牛时要严格检疫。从国内引进奶牛至少要进行结核病、布病、副结核病和BD的检疫,严禁引进阳性牛。从国外引进奶牛按国家检疫法规定,进行结核病、布病、BVD、IBR、白血病、副结核病和蓝舌病等的检疫,检疫合格方可引进。引进的奶牛要单独隔离饲养45天,无异常方可混群饲养。将传染源清除出群,控制疫病在牛群中传播,降低交叉传播疫病的危害。传染源有两种,患病牛只和携带病原的牛只,二者都会不同程度的排菌,造成疫病在牛群中流行和蔓延。针对突发重大疫病(口蹄疫、炭疽等)的牛只,要按照国家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区域进行彻底消毒:突发其它疫病的牛只,隔离、诊断、消毒,必要时进行治疗。针对携带病原的牛只,禁止跨群调运,制定检疫计划清除阳性牛(如BVD的PI牛)。二切断传播途径通过消毒、加强外来人员、车辆管理和灭蚊蝇等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消毒是减少环境中病原数量和阻止外来病原传入最有效的措施。牧场做好场区、牛舍及周边环境消毒,对出入牧场的车辆与人员消毒,对饲喂和医疗用具消毒,对18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