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天津嘉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腐蚀与防护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摘要腐蚀检测和评价结果是确定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损伤状况、制定维修方案的基础。腐蚀直接评价提供了对不能内检的管道实施腐蚀检测和评价的技术方法。在实施ECDA过程中,通过多种间接检测方法的配合使用,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对单一方法检测结果的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钢质管道、腐蚀检测、ECDA、外腐蚀直接评价1.引言埋地钢质管道的外腐蚀检测及评价是对管道的外防腐层、阴极保护状况、管体腐蚀损伤、土壤腐蚀条件进行全面检测之后,结合管道的运行历史数据,对管体腐蚀现状进行评价的过程。准确地掌握防腐层的缺陷、阴极保护的有效性及土壤腐蚀条件等状况,通过确定位置并实施必要的开挖验证,进而确定缺陷管道本体的剩余强度等安全保障能力,是成功地实施外腐蚀直接评价的关键.近年来,在新行业标准的推动下,我国管道行业广泛开展了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方法的实践,推动了管道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对于应对日益严峻的管道安全形势,有效降低管道失效事故的发生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埋地管线所处地域的不同,土壤腐蚀环境、外防腐层的状况、阴极保护有效性、输送介质、输送介质的运行条件等差异的原因,导致了管体腐蚀损伤状况的不同。这些差异使得在腐蚀检测的过程中,实施检测项目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间接检测工具和方法。特别是我国的大多数管道以前从未实施过ECDA方法,管道的历史数据缺乏,加之很多检测工程受预算经费的限制,不能完全达到ECDA标准中的要求。但是,通过贯彻管道完整性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基于ECDA方法的技术原则,对于解决我国腐蚀检测评价中普遍存在的方法单一,数据可靠性不高,实施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高腐蚀控制水平,有效保证管道的运行安全,提高管道资产的效益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腐蚀检测的实施范围在早先的行业标准SYT0087-95《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标准》中规定了对管道的腐蚀调查方法分为:全线普查、重点调查以及日常调查三类。其中全线普查涉及到检测的范围最为广泛,应用的仪器方法最多。而重点调查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加深、细化和扩展某些检测项目。日常调查则主要是对管道的阴保设施运行、排流设施进行常规巡检,涉及内容较为简单。但在SYT0087.1-2006(最新版本为2018版)的标准中全面引入了ECDA的理念,强调的是腐蚀检测评价和管道维护的持续性和周期性,而不再将检测和评价分成不同的类型,也不再规定固定的检测周期,这是我国管道行业技术管理理念的飞跃。ECDA方法是由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提出的,在其NACE SP 0:502标准中对实施ECDA检测评价的流程、适用仪器及检测方法做出了明确的阐述。标准中规定对不同的管道条件在一个ECDA分段上至少要使用两种间接检测工具,以达到检测结果相互验证的目的网。ECDA将外腐蚀直接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查和后评价,本文所阐述的内容重点集中在前三个阶段上。31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