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24-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培养方案

(5)-2024-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培养方案新质力文库-办公文档-行业资料-建筑施工-教育学习-标准规范-工作总结-资料下载新质力文库
(5)-2024-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培养方案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722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2024-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北京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历史悠久,教学科研成果突出。为适应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对电子大类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2023年起,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合作,组建了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一一简称“信班”。自1958年响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成立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以来,电子学科在北京大学发展已逾60年。学科的发展始终秉承“与时代共命运,为国家做贡献”的初心,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于国际科技前沿,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创造了多项“第一”:我国第一批原子钟,我国第一个DM/CDMA VSAT卫星通信网,我国第一套波分复用光纤通用系统,我国第一个广电接入ITU-T国际标准,世界第一套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技术,世界第一个5m栅长的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次,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并连续8年以第一单位在Nature或Science正刊发表高水平成果。碳基纳米电子器件与集成、小型铯原子钟与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三项成果入选2018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代表性成果。北京大学是中国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的起源地。1956年在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领导下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在北大物理系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1975年在著名微电子学家王阳元院士领导下北京大学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一硅栅N沟道1 K MOS DRAM,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北京大学微电子学专业正式成立,在两次重点学科评审中(2001/2007)连续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大学是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建设单位,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我国最早招收集成电路方向工程博士和工程硕士的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北京大学成为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在上述基础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电子学院共同建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总工程专业,与集成电路学院共同建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与两个学院共同建设了应用物理学专业。在这五个本科专业之上,集中优势教学力量,配以强大的导师团队,为学生定制灵活先进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信班的培养方案。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