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E END
泉州市铸造行业企业废气治理提升方案一、治理目标以“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铸造行业新排放标准实施为契机,2023年7月1日起,全市铸造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到《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6一2020)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铸造企业,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治理要求各地应根据《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叮1292-2023)规定,督促辖区内铸造企业采取低污染原辅材料替代、科学的设备或工艺预防技术、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方式,确保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一)工艺生产过程控制措施1.加料口应为负压状态,防止污染物外泄。合箱、落砂、开箱、清砂、打磨等操作应固定作业工位或场地,便于采取防尘措施。球化、孕育、调质、炉外精炼、除气等金属液处理应定点处理,并安装集气罩和配备除尘设施。2.落砂、清理、砂处理等应在密闭(封闭)空间内操作,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未在封闭空间内操作的,应采取固定式、移动式集气设备,并配备除尘设施。3.造型、制芯、浇注工序应在密闭(封闭)空间内操作,或安装集气罩,废气应排至除尘设施、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涉恶臭气体排放的,应设有恶臭气体收集处理系统,恶臭排放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规定。4.金属液转运应采用转运通廊,废气收集至除尘设施,或采用移动集气和除尘设施:无法采用上述措施的,应采用浇包包盖、覆盖、集渣覆盖层等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