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兴趣(苏清军)

读书笔记1: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兴趣(苏清军)新质力文库-办公文档-行业资料-建筑施工-教育学习-标准规范-工作总结-资料下载新质力文库
读书笔记1: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兴趣(苏清军)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319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一)数学学习兴趣问题苏清军学习活动总是受学习动机支配的。数学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推动力。数学学习动机有各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意志特征,如学习的努力程度:情绪特征,如学习的兴趣:认知特征,如学习的态度。研究表明,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数学学习兴趣常表现为喜欢或不喜欢数学。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初二是兴趣分化的明显时期。但总的来说,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还是最喜欢数学。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关性。高水平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这就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条件。反之,优异的数学成绩又能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1.处理好兴趣与理想、动机的关系。将兴趣与理想、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这与个人理想、社会需要有关,与直接动机、长远动机联系在一起:兴趣有倾向性、广泛性、集中性和深刻性等品质,这和理想特征有关系,也与学习动机的抽象性、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由于学习动机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并趋向于预期的目标,动机是在活动中寻求愉快的情感体验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要有兴趣作为内在“激素”。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3.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引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保证。调查表明,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的方向包括:(1)练好教学基本功。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化,人们对教学基本功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传统内容以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教学任务分析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等内容。这里就教学任务分析问题进行阐述。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当做什么作出正确决定,并对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步骤。从教学设计角度看,实际上就是教学任务分析的问题。在进行教学任务分析时,应当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并要用准确、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还应分析达到这些变化的途径(学习的类型)。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一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过程分析描述完成某一任务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正确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阶段或内隐过程,并通过模拟的方式推测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的思维过程及其特征,从而进一步确定其中哪些步骤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哪些步骤是难点,为设计教学情境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